随着两会的召开,教育成为代表们热议话题。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这意味着该目标自1993年提出以来我国有望首次实现这一承诺。报告同时提出,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民族教育”。
“教育投入确保4%,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全国人大代表纷纷表示肯定。当前,教育领域最根本的问题是优质教育资源缺乏,好学校太少,满足不了老百姓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多办好学校。
“过去政府没有那么多钱投给教育,现在有了,但却不知道该怎么投。”谈起财政资金对学校的支持,学校上报的项目也比较多,但基本保持两条:一是要按照一个培养单位能够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数量,来拨付基本经费;二是希望增加的财政投入能更多地用来鼓励各大学校创新和竞争发展。
教育经费投入,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由政府对学校进行排名并按排名拨付经费;而应更多地鼓励大家创新、有差异地发展,用竞争的方式举办一流大学,把经费真正用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求办好民族教育。高等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紧密结合,提高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完善国家助学制度,逐步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到所有农村学生,扩大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教师李小燕非常关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李小燕说,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农村职业教育迎来了新政策:对农村的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我期待这一政策能早日实现。”
报告还要求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各级各类教育领域。
不少代表委员表示,当前,教育领域最根本的问题是优质教育资源缺乏,好学校太少,满足不了老百姓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这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择校现象突出。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多办好学校。
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仅靠公立学校很难。
“仅靠国家财政不可能解决中国教育的所有问题,世界教育发展史上也没有这样的先例。”黄藤表示,他非常赞成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
当前,我们的教育资源缺乏,且水准偏低,与发达国家差距非常大。黄藤说,公立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公平,但社会对教育的选择是多元化的,这就要求更多的民办教育来补充。
“我们应该用政府财政投入4%的经费,来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教育。”黄藤认为,引导社会资本发展教育是个长期任务,值得鼓励。但很遗憾,目前这方面的支持政策力度不够,如A股目前仍无一家民营教育业上市公司。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告诉记者,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该采取一些政策积极扶持其发展。首先,要规范管理。民办教育不管其资产构成如何,都应该以公立性作为第一目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点必须规范。
其次,政策要扶持。“我希望民办高等教育将来能形成一个跟公立大学竞争的局面。”只有形成竞争态势,才能共同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的教育发展才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前景。
编辑:新闻宣传处
郑重声明:近期发现有人假冒我院网站行骗招生,侵害我院合法权益和学院声誉的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举报电话:0371-60109636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