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一个重要依据是教育规划纲要。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里不仅提出了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时间目标,而且对现代职教体系的主要特征有清晰地表述。
因此,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要在更好适应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和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和有机衔接上下工夫。
产业结构变化呼唤现代职教体系
由于职业教育的结构是由劳动力在三大产业中的分布状况决定的,因此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对职业教育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在工业化阶段,职业教育的重心主要集中在中等层次,主要任务是培养制造业技能工人。而在后工业化阶段,随着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社会对高技能人才和服务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刺激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重心已逐渐向高等教育层次转移。高端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越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越大。目前我国仍处在工业化进程中,从业人员在第一、二、三产业中的分布结构为38:28:34,适应这一产业结构特征,我国职教体系今后一个时期仍将是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并重。
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岗位对人员知识与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并趋于多样化。不同层次类型的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和技能结构水平有不同要求。这是区别中职与高职所培养的技能人才的主要依据。明确这一点对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促进中高职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中高职衔接,至少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衔接,一个是知识的衔接,主要通过学历提升来体现;另一个是技能的衔接,主要通过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的提升来反映。
实现各层次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必须在坚持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加强相互衔接。中高职的衔接可以有多种模式,既有“直通车式”的,即从低层次学校直接进入高层次学校,也有“夹心饼干式”的,即从学校到职场再到学校。不同的衔接方式适用于不同的产业领域和不同类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夹心饼干式”的培养模式比较适用于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那些需要在实践中逐渐积累技能的领域。目前,我国的中高职衔接模式主要有:中高职五年一贯制、中职毕业生对口直升高职、中职毕业后先就业再进入高职、中职毕业后边工作边通过业余和远程教育继续深造等。不同模式各有其长处,要鼓励多种模式并存,培养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
总之,要在科学区分职业人才类型和层次的基础上理顺不同类型和层次教育的关系,促进各类教育的横向沟通与各个层次的纵向衔接,包括教育制度、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沟通衔接,这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根本要求。
编辑:新闻宣传处
郑重声明:近期发现有人假冒我院网站行骗招生,侵害我院合法权益和学院声誉的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举报电话:0371-60109636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