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多年来的实践表明,我国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在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基础教育普及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不愧为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标志性成果。
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挑战。特别是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民办高校发展的深层体制瓶颈逐渐出现,外部制约日益加剧,内部问题更加凸显。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深化体制改革,创新管理制度,破解发展难题,大力支持和依法管理民办高校,实现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已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民办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各级各类教育领域。在政协委员的讨论以及提案和发言中,许多委员也围绕发展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积极提出意见建议,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年对民办高校发展调研不多,结合学习贯彻“两会”精神,我就推进民办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第一,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心破解民办高等教育的体制机制瓶颈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推进教育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当前,制约民办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最大瓶颈在于体制障碍和制度缺失。我们应当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在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上有所突破,从根本上解决法人属性不清、产权归属不明以及教师身份待遇不平等这样一些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努力消除制约民办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各项相关制度,为推动民办高等教育实现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谋划民办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
我们要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民办高等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开放的思路,切实加强民办高等教育的统筹规划,积极引导民办高校找准办学定位,形成合理结构,实现科学发展。在各级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学校结构布局调整中,要给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创造宽松的环境,鼓励和支持民办高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努力培育新的教育资源,提供优质教育服务,为增强国家教育能力、增加教育多样性和选择性、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第三,要以更加进取的精神推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
发展教育事业,必须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突出办学特色,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水平。从目前情况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教育已经基本解决“有学上”的问题,这就使得“上好学”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民办高等教育应该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新期盼,力争在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优质教育服务方面做得更好、走得更远。这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历史责任,也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民办高校的举办者和办学者,要持续加大办学经费投入,切实改善各项基础设施,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质量、凝练特色、优化结构、办出水平,从而逐步形成自身的核心能力和比较优势。只有这样,民办高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要以更加包容的胸襟看待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我们既要充分肯定其有利国家、造福社会的积极意义,同时也要看到民办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新生事物,在其成长和发展中难免会存在一些不完善、不规范、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总体上看,尽管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难,但民办高等教育的主流是好的,整体发展的态势是健康的。我们应当以更加包容的胸襟,冷静研判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理智看待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立足促进、加强服务、重在疏导,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努力帮助民办高校解决实际难题,推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教育寄托着人民的希望,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我们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不断开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编辑:新闻宣传处
郑重声明:近期发现有人假冒我院网站行骗招生,侵害我院合法权益和学院声誉的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举报电话:0371-60109636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