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民办高校作为民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形成一支强劲增长的高等教育力量,今年5所民办院校已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民办高校中将涌现出一批类似于公办高校的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引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
民办高校加快创建高水平民办大学步伐,起到示范作用和带头作用,不仅为民办高校自身发展提升空间,还要为整个教育事业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展望未来,中国民办高校也会走向世界,建成中国的“哈佛”,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争光添彩。
构建高水平民办大学的主要举措应首先要提高认识,增强创建高水平民办大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加快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是增强我国教育综合实力的必然选择,是加快教育改革,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的必由之路。30年来,民办高等教育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未来10年,我们更要增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使命感。各级政府、各民办高校要积极行动起来,以高水平民办大学引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要加强领导,建立全国高水平民办大学工作机构。构建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实施主体无疑是民办高校,而认定评价主体则应是教育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民办高校共同参与的联合体。
要突出重点,抓紧解决民办高校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并以创建高水平民办高校为突破口,以体制机制建设,经费投入、专业定位、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招生、学生就业等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帮助民办高校,解决困难。
深化改革,完善民办高校体制机制。民办高等教育既要坚持面向市场经济办学,又要遵循教育规律,不断加强办学体制和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并消除制约民办高校发展和创新的制度障碍,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科学开放的体制机制。
凝聚合力,努力实现发展目标。创建高水平民办大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发展工程,从教育部、各省教育部门直至民办高校要同心协力,形成制度。国家应对中西部地区民办高校在政策上有所倾斜,加大公共财政扶持力度,加大自主招生、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力度,让高水平民办高校能在全国较大范围开花结果。
创建高水平民办大学的根本目的是振兴民办教育,而民办教育得到社会认同的核心在于特色和质量。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需求办学,必须推进教学方式转变,建立特色学科和专业群。
相信再经过10年的努力,我国力争创建出50所高水平民办大学,在这些大学的引领下,使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更高、更强的目标迈进。
编辑:新闻宣传处
郑重声明:近期发现有人假冒我院网站行骗招生,侵害我院合法权益和学院声誉的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举报电话:0371-60109636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