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将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实行“双证书”
中等职业教育将由政府埋单
近日,省政府下发通知,我省将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机制,改革单一的政府投资模式,建立多元投资办学机制在民办职业院校推广“政府引导、民办公助”的办学新机制,从事学历教育的民办职业院校在建设用地、项目安排以及学生资助、税收、银行贷款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享受同等政策。
推进校企合作实行“双证书”
今年是职教攻坚第一周期的收官之年。截至2009年底,我省职业教育在校生突破200万人,规模居全国第一位。
在学校布局调整方面,截至2011年底,全省中职学校由1163所减至874所(其中技工学校185所),平均在校生规模由1613人提高到2166人。同时,省政府新建了建筑、化工、机电、护理等一批高职院校,高职院校由职教攻坚前的51所增至71所,在校生规模由44.73万人增加到74.13万人。
省政府要求,省内规模以上企业要积极
参与校企合作,主动与职业院校共建实训基地,接纳职业院校学生和教师分别进行顶岗实习、实践。职业院校要适应企业用工需求,推行弹性学制、学分制等学习制度,参与企业职工培训、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等。我省计划用3年时间,在合作企业认定500个左右省级示范性综合实训基地,年接纳20万名左右学生进行实习实训。
另外,我省还将在职业院校实行“双证书”(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教学中引入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对接,并向合作企业优先推荐毕业生。
省政府要求,河南职业院校要建立学生和教师到企业实习、实践的长期制度。实习成绩计入规定的学分,专任教师也将定期到企业或生产服务岗位实践,实践情况将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
中等职业教育将由政府埋单
我省将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和社会参与的多元办学机制。积极推广我省职业教育多元投入机制改革的经验,如公办职业院校公办民助、股份制办学等经费投入新模式。积极促进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与此同时,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用于职业教育的投入明显增加;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范围,逐步实现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我省明确提出,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各级政府要将职业院校老校区土地出让所得资金按规定上交财政部分全额返还学校,用于新校区建设。
据介绍,我省还将在职业院校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对服务能力强、校企合作成效突出、办学规模大、质量高的职业院校,在项目、资金等方面要予以倾斜;对招生困难、规模偏小且办学特色不明显、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强的公办职业院校,要予以整合。
编辑:新闻宣传处
郑重声明:近期发现有人假冒我院网站行骗招生,侵害我院合法权益和学院声誉的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举报电话:0371-60109636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