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1-60109636
网站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院长寄语 校史沿革 学院荣誉 领导班子

机构设置

教务处 学生管理处 财务处 后勤保障处 招生处 就业指导中心 团委 资助中心 院务决策委员会 新闻宣传处 人事组织处 学院办公室

院系设置

人文政法系 经济管理系 计算机管理系 艺术传媒系 建筑工程系 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 轨道交通学院

党团建设

党建新闻 理论学习 学生党建

招生就业

招生信息 就业信息 学习中心

证书查询
入学查询
联系我们



教育时讯

位置:首 页 | 新闻资讯 | 教育时讯

公办教育应借鉴民办教育的经验
日期:2012-06-27    浏览:1126次     Aa:【大】【中】【小】

  民办教育具有多种优势

  ●灵活宽泛的用人机制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民办学校的师资来源渠道一般有两条,一方面是从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中选聘。另一方面是从退休的公办学校教师中选聘。近年来,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加大,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公办学校教师招考编制的稀缺,一大批优秀的师范大学毕业生,更加青睐于民办学校,这为民办学校师资力量的加强,办学水平的提高了提供有利的人才资源条件,而民办学校也可以优中选优,将优秀的人才予以引进,充实学校的师资队伍。公办学校退休优秀教师,因为不舍教育情感,他们中的一部分愿意进入民办学校继续从事教育工作,无疑也让民办学校师资力量得到了有力的加强。相较公办学校而言,由于早期教师“进门槛”较低,相当一部分教师系学历较低,素质不高,年龄老化,影响了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师队伍的差距,直接造成了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教育差距。

  ●合理的分配制度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福利待遇是重要的杠杆,对于教师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民办学校教师的工资直接与工作量、教学能力、教学成绩等实质性的内容相挂钩,教师可以感觉到自己的付出与经济收入成正比。而公办学校的教师工资待遇虽然稳定,却缺乏这种有效的激励性。近年来虽然实施了绩效工资的,但是也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原有的教师收入分配制度。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工作量大、教学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然而工资却处于学校教师的最低档。而一些教龄长、职称高的老教师,工作负担轻,教学能力不高却稳拿高工资。教师的投入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严重地影响了工作的热情,从而造成了教师工作的懈怠。

  ●高度的办学自主有利于学校全身心投入教育。公办学校直接受制于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学校出台的改革政策也要征询主管领导的同意,学校办学自主权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再加上,一系列的行政会议、各类检查常常令学校管理者焦头烂额,从而无法全身心思考学校发展,狠抓教育质量。相较于公办学校而言,民办学校具有高度的办学自主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按照科学的教育规律管理,这为学校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为教师“潜下心来教书、沉下心来育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激烈的竞争环境有利于学校自我突破与超越。公办学校稳定一方面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但是另一方面也促成了教育者的懈怠。而民办教育却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一系列的不稳定因素,激发了民办教育工作者强烈的危机意识与质量意识,生存的艰难促使民办教育管理者时刻保持清醒的大脑,让他们深刻明白,要保持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占据优势就必须不断突破与超越,在教育管理上下功夫,在教学改革上求突破,在教育质量上求生存。正是因为这种危机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让民办学校保持强劲的发展劲头,以及旺盛的生命力。

  公办教育应借鉴民办教育的经验

  ●优化环境,给予学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教育主管部门要着力优化学校发展环境,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主动放权,给予学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让学校管理从文山会海之中解脱出了,从繁重的行政检查压力中解放出来,将有限的精力用在重要的教育工作上,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学校发展,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上。

  ●改进管理,强力激活教师发展的源动力。学校管理者要积极向民办学校学习,学习民办学校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用人机制与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以评优晋级、绩效工资为突破口,激励先进教师,保证其应当享有的利益,激发其工作的热情,激活其发展的源动力,从而让教师安心工作、踏实工作、快乐工作、幸福工作。

  ●科学评价,逐步完善教育发展评价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在主动给学校放权的同时,也要加强学校教育发展的考核评价,通过评价规范学校的行为,引领学校的发展,促使学校锐意改革,不断突破,从而实现学校的稳步发展。

编辑:新闻宣传处

友情链接 郑州电子科技中等专业学校 郑州市教育局 河南省教育厅
电话:0371-60109636
邮箱:zzlgxy01@126.com
邮编:450002
地址:郑州市西大街138号银座国际12层
网上报名
微信公众号
©1993-2025 郑州理工专修学院(院校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8006433号-1

郑重声明:近期发现有人假冒我院网站行骗招生,侵害我院合法权益和学院声誉的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举报电话:0371-60109636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