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2高考分数的陆续公布,高考状元一个个浮出水面。同学们经过短暂的放松后,马上就要开始人生的第一次转折: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从另一个层面说,就是在选择今后五到十年甚至更长久的人生方向。
这次选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择校的时候,同学和家长能考虑到的是专业的热门程度、与个人兴趣的匹配度;学校的知名度、软硬件设施;学校所在的城市等等。万学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专家张强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不要疏忽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这个学校和专业在对学生未来除专业知识技能之外的职业能力培养如何?大学的出口决定了入口。大学毕生约4.1%的人考上研究生,2.9%的人进入机构,91%的人进入企业与事业机构,0.62%出国留学,还有1.38%的人选择了其他去向。上研究生其实是为了到更高学历平台上去求职,进机构,是为了求职成为公务员;进企业事业机构是为了求职成为企业员工;出国留学是为了拿个外国学历去求职,所有去向的终点都是求职,所有竞争都是为了求职竞争。
学校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和平台让学生的学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得以均衡提升,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业与职业生涯有清晰地认识和规划,并有效成长。当前形势下,选择学校不仅为了学习专业知识和继续深造,更是为了毕业后能获得适合于自身发展的职业的关键选择。而在学生就业的时候,企业主要考察得是学生的职业能力,也就是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包括六项基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格魅力,复杂任务得执行能力、复杂任务的领导能力、企业通用职务能力和行业专属职务能力。因此我们主张多一个维度来进行选择,也就是在看专业、学校的基础软硬件之外,还要看学校是否具备适合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几个硬指标。那么,学校在学生职业发展方面具体有哪些硬指标呢?
首先,技能竞赛,仍然是关注的重中之重
同学们在经过了十几年的应试教育之后,对于考试已经习惯和。大家也习惯了去参加各种竞赛,去获得项,利用竞赛脱颖而出,取得加分或特招。
大学的竞争与高中不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不再纠结于科目考试,不再纠结班级名次,而是逐渐倾向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格魅力,执行能力、领导能力、创新意识等各项综合职业素质的竞争,从而为将来学生走人职场进行基本的职业能力培养。这种教育一个集中的体现方式就是组织同学参加校内外各种学科竞赛和技能竞赛。
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获得能力验证和社会企业认同的比赛有别于学生在高中之前做的娱乐性和体育竞赛性的活动。在大学,有价值的活动是和职业能力和企业和行业通用和专属职务能力相关的竞赛,例如,能够体现同学学术技能的数据建模大赛、计算机相关系列竞赛;能够证明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格魅力的多校际的比赛、辩论赛,能够展现企业和行业通用和专属职务能力的企业模拟运营大赛、商业策划比赛、创业计划大赛、行业、企业研究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等;参与这些活动竞赛的组织则验证了复杂任务的执行能力和领导能力。一个学校组织各类竞赛的热情和力度,体现着这个学校对学生创新能力及时间能力的培养。在竞赛中,竞赛题目或方案都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对参赛学生具有较高的要求。学生不但要运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还要针对竞赛所涉及的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拓展学习,很同时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行业企业市场研究等,并以答辩或实物演示的方式进行最后评审。因此,学生通过参加这类竞赛活动,不仅逐渐培养了运用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执行和领导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参加各项学业和职业竞赛体现了学校对学生团队和竞争意识的培养。同时,参加这类学业和职业竞赛的组织和参赛获,这也正是在未来的求职道上脱颖而出的有效历史之一。
看一个学校的组织竞赛的能力和力度需要考虑的指标很多,比如是否建立完善的竞赛组织管理机制,是否形成组织竞赛的长效激励机制;是否建立竞赛的专门网站等等。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打电话和上学校网站了解,也可以通过学校历年的比赛情况了解。
编辑:新闻宣传处
郑重声明:近期发现有人假冒我院网站行骗招生,侵害我院合法权益和学院声誉的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举报电话:0371-60109636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