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量毕业生即将走出校园,踏上未来的求职、谋生、立业、创业道路之际,有着“青年创业导师”之称的公众人物李开复,却公开直言,称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就创业可能是一种危险的误导。因为在他看来,欠缺社会经验和资源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时间再往前推几年,这种声音,是很难听到的。在大学校园和大学生群体中,除了照片和简历张贴在宣传栏里的成绩佼佼者,那些在各种创业大赛中获奖的创业团队,或是返回校园里讲经布道的创业明星,往往极受关注。而“创业”两字在年轻人心目中的地位似乎越来越高,诱惑也越来越大,就像一个红彤彤的苹果,似乎人人都想去尝上一口。
不仅如此,在这些垂涎欲滴的年轻人背后,还有专家和师长为他们鼓掌加油。成功者的现身说法,专家们的循循善诱,让不少年轻人激情燃烧,梦想着自己能作为创业英雄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并且在奔向“创业”的路上,他们丝毫也不会缺乏现实的动力。因为在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得重大奖项者,有机会保研、获得高额奖金等。
而据媒体报道,有不少创业大赛中的佼佼者,后来并没有选择创业之路,反倒是因为获奖而获得了便捷的保研之路。他们赢得周围同龄人的艳羡,有时候并非他们有创业意识,而是因为他们因创业之名而获得了在评奖学金或升学上的优先权。这的确让创业在校园内外越来越热,但这不是这个社会真正所需要的创业。
这个社会无疑需要创业者,需要一些人在一些未知的领域开疆拓土。他们的创业,是创造出新的财富和价值。只是这样的人,毕竟只可能是少数。如果认不清这一现实,盲目的呼吁对年轻人有害无助,很可能让他们耽于对成名的想象和对利益的追逐,而疏于对能力的提高和对知识的追求。一些风风火火的创业故事,最终很可能变成一场被异化的追名逐利的游戏,在青春里早早进行这样的游戏,对他们的人生和社会均无益。
郑重声明:近期发现有人假冒我院网站行骗招生,侵害我院合法权益和学院声誉的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举报电话:0371-60109636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