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1-60109636
网站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院长寄语 校史沿革 学院荣誉 领导班子

机构设置

教务处 学生管理处 财务处 后勤保障处 招生处 就业指导中心 团委 资助中心 院务决策委员会 新闻宣传处 人事组织处 学院办公室

院系设置

人文政法系 经济管理系 计算机管理系 艺术传媒系 建筑工程系 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 轨道交通学院

党团建设

党建新闻 理论学习 学生党建

招生就业

招生信息 就业信息 学习中心

证书查询
入学查询
联系我们



教育时讯

位置:首 页 | 新闻资讯 | 教育时讯

2012年教育改革与发展回眸:制度比信心更重要
日期:2013-01-17    浏览:870次     Aa:【大】【中】【小】

  制度比信心更重要

  ——2012年教育改革与发展回眸

  从《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发布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配套文件出台,从国家教育督导委员会成立到异地高考方案出台……2012年,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值得书写的一年。

  这一年,是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关键一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形成更加科学完善的制度安排,为全面推进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优先发展:制度设计是关键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有望如期实现——这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既定目标,更是国家教育制度设计的根本基础。

  2012年,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加大教育投入的意见,以及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教育附加、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等政策。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发改委专门成立了4%办公室,以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各地认真落实中央一系列政策措施,掀起了尽全力、大幅度增加财政教育投入的热潮。

  为了确保优先发展,国务院颁布实施《教育督导条例》,新中国最高规格的教育督导机构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也相应成立,首批聘任171位国家督学,对各级各类教育实施督导规范,必将推动教育发展方式和管理模式发生深刻变化。

  促进公平:夯实制度是保障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为了兑现这一庄严承诺,国家助学制度再添亮丽笔墨:

  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范围由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扩大到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此,中国拥有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阶段完整的助学体系。

  5个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配套文件连贯下发,中西部699个县的3000多万学童有望吃得更安全、更卫生。

  680个集中连片贫困县1.2万名高考生走入“定向通道”,从此,贫困地区上一本院校的考生将同比增加10%。

  教育部完成与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签署工作,未来十年中国孩子如何“上好学”有了更具体而清晰的路线图……

  直面难点:一切由制度说了算

  2012年1月29日、30日,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3所直属高校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长海选——竞职演讲、现场答辩、民意测评等环节充分体现着“能者上”的改革理念。

  此举不仅是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化直属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重要决策,更是中国高等教育以制度创新破解改革瓶颈的崭新姿态。

  现代学校制度改革与发展的足音愈发强劲:《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的施行,为现代大学制度注入新活力;《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为家校形成合力、进行协同教育拉开了帷幕;在国务院办公厅的硬性指令下,各省份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原则上终于在年底前陆续出台,中国孩子“同在蓝天下”的就学期盼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时间表……

  然而,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一系列涉及教育体制机制深层次问题的热点难点依然存在,正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提出的反思:“30多年来我们哪些教育体制臻于成熟,哪些可以基本定型,哪些还没有实质性进展,哪些还没去触动?”

  答案,还在探索。路径,已然清晰。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以来,通过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遍布全国的425个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已覆盖了各级各类教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了不断完善的制度作保障,从而与人民的愿望和需求更加切近

编辑:新闻宣传处

友情链接 郑州电子科技中等专业学校 郑州市教育局 河南省教育厅
电话:0371-60109636
邮箱:zzlgxy01@126.com
邮编:450002
地址:郑州市西大街138号银座国际12层
网上报名
微信公众号
©1993-2025 郑州理工专修学院(院校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8006433号-1

郑重声明:近期发现有人假冒我院网站行骗招生,侵害我院合法权益和学院声誉的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举报电话:0371-60109636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