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1-60109636
网站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院长寄语 校史沿革 学院荣誉 领导班子

机构设置

教务处 学生管理处 财务处 后勤保障处 招生处 就业指导中心 团委 资助中心 院务决策委员会 新闻宣传处 人事组织处 学院办公室

院系设置

人文政法系 经济管理系 计算机管理系 艺术传媒系 建筑工程系 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 轨道交通学院

党团建设

党建新闻 理论学习 学生党建

招生就业

招生信息 就业信息 学习中心

证书查询
入学查询
联系我们



教育时讯

位置:首 页 | 新闻资讯 | 教育时讯

高职需要“一专多能型”教师
日期:2017-05-13    浏览:1181次     Aa:【大】【中】【小】

  近年来,关于大学学术与教学“两张皮”的争议颇多。不但普通本科高校(尤其是名校)莫衷一是,以培养技能人才为己任的高职院校亦复如此。作为高职院校,培养高质量的技能人才既要有适当的理论教育,更要有校企一体化的专业实践。此外,教师还要通过高水平的应用型研究和一定的发明创造等创新性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能力,并引导学生从“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转变。

  事实上,在高职院校内部,学术研究与教学也明显存在强弱分野、泾渭分明的现象。学术当阳称尊,成为教师名利双收的直接载体,教学则逐步边缘化。

  将两者对立起来本身就陷入认识误区,而受害最深者则是广大莘莘学子。学术研究与教学本来就是一体两面,既不应该也不可能针尖对麦芒。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任何教师都必须进行形式多样的学术研究。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博耶认为,学术可分为四类: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教学的学术。每个大学教师都需要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学术研究。当然,不同类型的学校应有所偏重,甚至“有所为,有所不为”。高职院校应该将“教学的学术”与“应用的学术”有机结合,并将两者融为一体,巧妙地渗透于技能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直接或间接让学生受益。

  一流的高职院校、一流的职业教育专业必须首先有一流的教学,一流教学的本身就蕴藏着深厚的学术思想和娴熟的专业技能。舍此,不过是人云亦云,既不知“是什么”,更不知“为什么”。如此“以其昏昏”,何以“使人昭昭”?这样的教师永远不可能成为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专家,最多是止步于“舌耕”的教书匠,其区别只在于教龄长短而已。他们容易成为知识的“传声筒”和“摄影师”,而非点燃学生思想火花、创新激情的“太阳”。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学的学术”与“应用的学术”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后者着重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应用的学术”还是一种重要的,更具显示度的学术形态。一旦水平低下,那么,再好的理论都无法变成高质量的产品,亦无助于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因此,任何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想迈上卓越、成为学生景仰的名师,需要高度重视“教学的学术”和“应用的学术”之间的有机联系,了解本课程体系所涉主要内容的发展轨迹和科学前沿,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心理状况,采用最优、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对于少数个性较强、特点鲜明的学生,更要因材施教、扬其所长。须知,随着立体传媒的影响日益广泛和深远,“秀才不出门,熟知天下事”,学生获得一般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知识储备日益厚实,传统教育中的“一桶水”理论和“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学生的渴求。在这种“新常态”下,教师只有更多付出、更加深入地开展探索式、研究型教学,才能奉献高质量的教学。“名师出高徒”,学养贫乏、教学手段单一、方法僵化的教师要想赢得学生的尊重和钦佩难乎其难,他们又如何有能力培养高水平的技能人才?

  所以,按照博耶的学术分类,高职院校既要确保“教学的学术”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也需要高度重视“应用的学术”,高水平教师应成为将二者无缝对接、有机融合,集理论探索与专业实践于一身的“一专多能型”人才。

  (作者胡解旺,系广东省嘉应学院教育科学与发展规划研究所所长、教授)

编辑:新闻宣传处

友情链接 郑州电子科技中等专业学校 郑州市教育局 河南省教育厅
电话:0371-60109636
邮箱:zzlgxy01@126.com
邮编:450002
地址:郑州市西大街138号银座国际12层
网上报名
微信公众号
©1993-2025 郑州理工专修学院(院校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8006433号-1

郑重声明:近期发现有人假冒我院网站行骗招生,侵害我院合法权益和学院声誉的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举报电话:0371-60109636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