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1-60109636
网站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院长寄语 校史沿革 学院荣誉 领导班子

机构设置

教务处 学生管理处 财务处 后勤保障处 招生处 就业指导中心 团委 资助中心 院务决策委员会 新闻宣传处 人事组织处 学院办公室

院系设置

人文政法系 经济管理系 计算机管理系 艺术传媒系 建筑工程系 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 轨道交通学院

党团建设

党建新闻 理论学习 学生党建

招生就业

招生信息 就业信息 学习中心

证书查询
入学查询
联系我们



教育时讯

位置:首 页 | 新闻资讯 | 教育时讯

十四五”区域教育规划研制实施要点
日期:2021-04-09    浏览:2928次     Aa:【大】【中】【小】


  ■关注地方教育“十四五”规划

  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进行整体谋划,提出重要建议,为今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定下了基调。当前各地区各部门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抓紧研制分区域分专项规划,其中,区域教育规划研制实施,应重视以下三个要点。

  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历史方位和党中央战略意图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从1953年到1957年开启“一五”计划,到今年开始“十四五”规划,迎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谱写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辉煌篇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迎来党的百年华诞后,再奋斗两个15年,到本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百年之际,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四五”时期,就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开局起步的第一个五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教育事业,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统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系统治理现代化,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根据党的十九大部署,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将以建成教育强国为支撑,确定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定位于“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指明了重点方向。

  综观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关于新时代民生建设的战略意图,一是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核心目的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二是基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方向,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2035年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力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四是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教育是民生建设的基础,“十四五”时期和更长时期,全国和区域教育规划的政策举措,必将沿着以上战略意图细化落实。

  全面理解中长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总体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十四五”时期和更长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总体要求,引领着区域教育规划,要求各地政策措施和项目工程配套跟进。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贯穿于中长期教育规划的一条红线,必须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到实处。总体上看,始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摆在区域教育规划的首要位置。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将全面提升师生的素质素养能力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在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上凝聚更大合力、取得更多实效,夯实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

  ——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进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同时,还要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面向残疾学生的特殊教育、教育矫治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专门教育等保障机制,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趋于普及,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已在推进,中等职业学校也将加入多样化发展行列。从高中阶段到高等教育、乃至研究生阶段,既要优化职普分流,更要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亿万青年提供多条成长成才之路。

  ——适应新发展格局对加大人力资本投入的需要,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职业技术教育要增强适应性,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高等教育要提高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全方位参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立足学习型社会建设全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总结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大规模在线教育的经验,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的重要论述,加快搭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终身学习立交桥。还要着力补齐民族地区教育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等领域短板,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营造教育与学习服务健康业态。

  从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文件,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所确定的中长期教育战略目标来看,从现在到2035年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逐步实现学前教育普惠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职业技术教育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继续教育灵活多样,特殊教育融合教育、医教结合;要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扎实提高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沿着上述目标导向,“十四五”时期到2035年,将通过三个五年规划接续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第四十三章“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通过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化教育改革等五个方面作出细化部署,为全国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明确了实施重点。

  切实健全“十四五”区域教育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文件明确要求,“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按照本次全会精神,制定国家和地方‘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国家规划体系。”区域教育规划作为承上启下的枢纽平台,需要注重以下关键环节:

  ——坚持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全面加强地方党委对区域教育规划的领导,组织党政部门、学校系统、社会各界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总体要求,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找准区域教育规划新起点,用好规划红利。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布局中长期规划,在总结“十三五”时期成就经验,分析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环境形势,对标“十四五”时期乃至2035年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论证区域教育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等方面,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确保党中央教育决策部署有效落实到基层。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上下贯通和左右协调相衔接,围绕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战略上尽力而为,策略上量力而行,重点安排必须办且能办好的事情,强化规划执行主责机构与协作单位分工,保证所有项目工程实施条件可靠配套,经论证不宜做或拿不准的项目不纳入规划,以后再根据需求和条件适时增补。

  ——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立足本地需求和供给资源实际,规定动作精准到位,自选动作力求创新,重大改革事项须于法有据,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清单扩展和超越法定权责试点要申请授权,全国和省部级规划部分指标不能简单移至地市县级,而要科学遴选健全适于区域教育的指标体系,不断提高数据信度效度,增强规划执行力公信力。

  ——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提高规划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事前广泛征询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并做好事中事后实施监测评估机制准备,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更大动力,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优势。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1年03月20日第3版 版名:区域周刊


友情链接 郑州电子科技中等专业学校 郑州市教育局 河南省教育厅
电话:0371-60109636
邮箱:zzlgxy01@126.com
邮编:450002
地址:郑州市西大街138号银座国际12层
网上报名
微信公众号
©1993-2025 郑州理工专修学院(院校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8006433号-1

郑重声明:近期发现有人假冒我院网站行骗招生,侵害我院合法权益和学院声誉的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举报电话:0371-60109636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