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1-60109636
网站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院长寄语 校史沿革 学院荣誉 领导班子

机构设置

教务处 学生管理处 财务处 后勤保障处 招生处 就业指导中心 团委 资助中心 院务决策委员会 新闻宣传处 人事组织处 学院办公室

院系设置

人文政法系 经济管理系 计算机管理系 艺术传媒系 建筑工程系 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 轨道交通学院

党团建设

党建新闻 理论学习 学生党建

招生就业

招生信息 就业信息 学习中心

证书查询
入学查询
联系我们



教育时讯

位置:首 页 | 新闻资讯 | 教育时讯

通识教育如何飘出“思政香”
日期:2021-05-08    浏览:2571次     Aa:【大】【中】【小】

  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题。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融通国内优质通识资源,以“思政铸魂、通识培基”为理念,创新通识课程建设,打造旨在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系列通识课程“你我职业人”,让通识教育飘出浓浓“思政香”。

  “你我职业人”下设“职业之道”“职业之德”“职业之艺”“职业之术”四门子课程,分别从职业人的信念与价值观、职场活动的创新与规范多角度阐述了职业、职业人与职业教育的关系。课程以“一课多师”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与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浸润式教学法为高职通识教育课堂教学生态改革提供了生动样本与典型范例,是践行教书育人使命、探索“三全育人”、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的一次全新探索。

  思政铸魂,打造“三融”品牌课程

  融结思政课程与通识课程。“你我职业人”以通识课程为设计底盘,创设跨学科的教学形式,精选职业之“道”“德”“艺”“术”的思政要素,打破学科壁垒,大跨度、大尺度地实现通识目的,寓价值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融汇思政课程与职业教育。“你我职业人”深挖专业职业素养的具体内涵与核心要素,通过“修车修己,哪个为先?”“规则只是用来约束人的吗?”等系列拷问,找到课程思政的触动点,聚焦职业人的信念,倡导职业高于个人的价值理念,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的崇高感和神圣感,确立在职业活动中为国奉献的高尚精神。

  融合思政教学与学生需求。“你我职业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实现学生的接受和认同。教师围绕学生的困惑点、需求点,注重具有思政育人功能的载体、案例、资源等的设计与开发,多渠道收集学生反馈,记录学生成长历程,使课程更加贴近学生需求,为学生日后发展指明方向。

  特色筑基,形成立体育人生态

  创建教研中心。“你我职业人”以教研机构作为课程改革据点,学校建有智慧通识教研中心,作为全校通识教育的大脑,融汇专业课、思政课和通识课各方力量,成为课程建设的交流中枢。在师资方面,通过聘请校内外顶尖教师、优秀学者担任课程讲授人,组织一支素质过硬、示范性强的课程思政通识课教师队伍。

  研磨制度规范。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制定了体现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和符合高职通识课程教学实践的制度和规范,帮助教师明确建设方向。教学质量监督反馈机制为课程建设提供质量保障,从课程标准、建设方案、教师教案、典型案例、现场呈现、教学成效等方面进行监管。同时,利用信息化平台,打通学生反馈、教师反思、教学精进的质量提升渠道,形成基于课程思政+通识课程、教与学互促互进的特色质量管理闭环。

  营造育人环境。在建设课程思政“你我职业人”系列通识课的过程中,教学硬件、教学云平台、文化长廊等物质环境的现代化与精细化为课程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便利。通过以思政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成果展演、通识素养大赛等为代表的多元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思政素养和通识素养,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创新注力,实现一体两翼教育形态

  一体——追求师生共进为本体。课程建设以学生为中心,强化教学设计,以点带面,延伸开发,通过研制慕课、精编教材等方式将改革成果固化,持续培育一批基于职业需求的课程思政创新课程,使通识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后续学生广为受益。教师突破传统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界限,走出专业局限,在实践中激发成长的内生动力,也为后续课程的开发提供经验价值。依托教师发展,课程开发与教学过程得以持续优化。

  两翼——课程与师资同步建设。“你我职业人”课程建设采用“项链模式”,以四门子课程为“链”,串联各专业教师授课,多角度展示“道”“德”“艺”“术”课程的思政内涵:倡导职业高于个人的价值理念;引导学生树立“认认真真做人,清清白白挣钱”的职场理性;聚焦职业活动中的创造、创新和创业;关注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和职业习惯。

  课程由思政专家担任策划者和主持人,掌舵思政方向和创新主线。学院行政领导优化配置全校通识课程教学资源、集不同学科的优秀教师于一堂,聘请业内专家,以访谈、答疑等形式提升教学效果。“一课多师”对同一课题做多向度剖析,保持了教育过程的鲜活和灵动。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友情链接 郑州电子科技中等专业学校 郑州市教育局 河南省教育厅
电话:0371-60109636
邮箱:zzlgxy01@126.com
邮编:450002
地址:郑州市西大街138号银座国际12层
网上报名
微信公众号
©1993-2025 郑州理工专修学院(院校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8006433号-1

郑重声明:近期发现有人假冒我院网站行骗招生,侵害我院合法权益和学院声誉的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举报电话:0371-60109636 【查看详细】